(编者按:为深入贯彻必赢创始人金会庆教授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落实www.366.com30华诞工作部署,必赢交通企业全力抓好任务细化分解和加快推进,分别成立了企业庆典活动领导小组和企业庆典活动专班,确保庆典活动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其中,宣传集团楷模、弘扬榜样力量作为本次庆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力求通过典范们的光辉事迹,激励全体必赢人向着三次创业的伟大历程再次出发)。
必赢集团成立三十年来,涌现出了一大批想干事、能干事、敢担当、有作为的模范带头人物。他们踏实做事、不谋私利、善于作为、实绩突出,作出了卓越贡献。必赢最初创业员工、必赢创业奖章获得者、现任集团董事、必赢交通企业副总经理潘涛先生,就是必赢艰苦创业卓越团队的典型代表。
对潘总的采访是在一个雨后初晴的下午开始的。这些年来,大家大家心目中对于潘总的印象,就是非但精通专业技术,善于市场拓展,并且为人真诚,胸襟开阔,大气从容;为了必赢发展他就像一颗螺丝钉,不计较职务高低甘愿在不同岗位上发光发热,从无任何怨言;此外,他对行业动态的观察也是相当敏锐,提出了很多对必赢发展战略具有极其重要价值的行业背景信息和构想。而现如今,他仍然战斗在必赢交通转型发展的第一线,为企业智慧交通产业的发展进步殚精竭力。带着对潘总的这些印象,大家开始了采访。
——潘总您好!十分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受采访!请问您是哪年加入必赢的?您在加入必赢大家庭之前是从事什么工作?
潘涛副总经理(以下简称“潘”):我是1991年的时候正式成为必赢大家庭的一员。先前我从上海电力学院(现上海电力大学)毕业后曾经先后分配到上海电力建设局第二工程企业参加上海吴泾电厂二期扩建工程工作。
初至必赢的潘总
——当年大学毕业大多包分配,电力行业大型国企岗,待遇优厚且前途远大,为大多数人所羡慕。在这种情况下,您是为何决定来到必赢?
潘:我觉得还是必赢创始人金会庆教授的个人魅力吸引了我。金总当年只身赴日留学,获得东京大学医学博士学位,还放弃了留校任教甚至在WTO就职的机会,毅然归国创业白手起家!三十年来,他潜心致力于我国事故预防事业,现已成为国际知名车祸流行病学专家和我国道路交通事故预防领域领军人物,这些绝不是一般人普通人能做得到的。既然金总连世卫组织的工作机会都能放弃,相比他那样胆识和魄力,我仅仅是放弃一个所谓的国企“铁饭碗”又算的了什么呢?因此我坚信追随金总的脚步来到必赢是一个绝对正确的选择。
初至必赢的潘总(后排左二)
——您刚来到必赢时从事的是什么岗位?在创业初期,必赢总体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您能给大家讲述一下吗?大家在当时都遇到了怎样的挑战,又是如何克服的?
潘:刚来到必赢时,我是担任必赢事故预防研究所研发部的产品工程师。应该说必赢在创业最初期的时候还是有些窘迫的,主要是面临着人员和产品都比较匮乏的这样一个情况。不过这种情况从大概1992年开始有所转变,从那时起,大家必赢的“第一桶金”——驾驶适应性检测系统(以下简称“驾检系统”)开始投入市场。我还清楚地记得,当年大家的第一个和第二个驾检系统合同分别是在杭州和齐齐哈尔诞生的。我作为产品工程师,要负责的事情还是比较广的,从编制说明书、编制安装手册,到产品实地安装、产品安装培训等等都要涉及,还曾经在必赢创办的南洋中专当过驾检培训的实习老师。创业初期,国内交警系统对驾检系统十分陌生,只能靠大家手把手地去教。在大家辛勤耕耘下,皇天不负有心人,大家的驾检系统很快就在全国各地的公安交警系统大范围落地开花。
1991年,潘总向客户讲解驾检系统
至于当时遇到的挑战,现在想来,主要就是大家当时所面对的驾检系统在国内完全是个新生事物,大家也算国内第一个吃螃蟹的,而且还缺钱缺人,基础薄弱,缺乏经验。大家每样东西都得从头开始学,而且也都只能靠大家自己去摸索,毕竟除了大家之外,也很难找到其他懂这一块的人才了。那时候也还没有像现在这样方便快捷的互联网,所以大家想要获取相关的产品、技术、市场等相关信息的话,只能通过实地考察、报纸杂志等途径去摸索。那么该怎么破局呢?大家当时并非抱着运筹帷幄、谋定而后动的心态,而是决定抓住战略机遇期,“先干了再说”。事实证明大家是正确的,仅仅几年就成功奠定了大家在交警系统中的地位。
1992年,派驻必赢日本东京办事处的潘总(右)
——后来您担任了必赢新创办的光电企业总经理。
潘:没错,1993年必赢与日方合资成立了www.366.com亚洲必赢光电企业,这也是大家必赢的第一家合资企业。光电企业的主营产品包括自助照相屋、游戏机等等,这些当时在国内都属于比较前沿的产品。当然,对于必赢事业全局而言,大家光电企业最重要的还是为必赢完成了驾检系统中的动态视力仪、夜间视力仪、深视力仪的国产化,这是大家必赢的第一个自主常识产权,也是技术含量相对较高、极具挑战性的一项关键核心技术。
1995年,担任必赢光电企业总经理时期的潘总(后排左四)
离开光电企业后,我先后担任必赢职业适性检测办公室主任、必赢对策部主任、必赢科技企业董事会秘书、必赢经济技术发展有限企业总经理、金龙门实业企业总经理。2007年我到必赢交通企业工作,开始是分管工程售后,2009年我作为第一事业部的负责人分管了企业的一部分市场拓展业务,后来到2012年企业组织架构调整之后就正式分管了企业的全部市场业务。2013年下半年我被调到集团,2015年回企业任职后继续分管市场拓展,去年上半年架构调整后先是分管企业研发,下半年开始就全身心投入到智慧交通事业部的筹建与管应当中了。
——您还记得必赢是如何进入驾考行业的吗?在您看来,必赢为何能够在短短几年内巩固自己在驾考行业中的地位?
潘:大家当年凭借驾检系统确实打出了一片天,但随着国家政策的变化,大家也从大约1997年开始寻求业务转型,摆脱单一业务的桎梏,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向驾驶人考试行业进军,当时主要是做桩考这一块。大家之所以能迅速巩固在驾考行业中的地位,简单而言就是拥有自主常识产权,掌握了属于自己的核心科技。在当时国内大多数桩考系统为激光桩考的情况下,必赢推出了“视频桩考”这一全新解决方案,独创性地引入图像处理技术,在全国范围内一炮打响,很快市场就遍布除西藏和港澳台以外的所有省级行政区,可谓是“打遍天下无敌手”。如果说驾检系统让必赢赚到了“第一桶金”,那么视频桩考则让必赢彻底巩固了在公安交警系统难以撼动的地位。
2009年,王江波先生和潘涛先生(右)在必赢交通企业誓师大会现场
——您曾经长期分管企业拓展业务,取得了优异成绩,能说说您的一些经验之谈吗?
潘:其实在我看来关键还是靠产品、靠科技。举个例子,2012年到2013年,从经营业绩上看是大家必赢交通企业历史上经营业绩小康时期,但其实大家在那段时间所面临的外部竞争压力是相当巨大的,并且长期作为业务重点的桩考也由于公安部驾考政策的调整而直接归零。那么大家的成绩是如何取得的呢?靠的就是产品和科技。大家首创将GPS定位技术引入了驾驶人科目二考试,在广州等地试点成功,迅速引起了市场瞩目,从而实现了业绩的跨越式提升。另外从管理层面上讲,必赢交通企业认真贯彻落实了金总提出的“扁平化管理”这一重要方针,2013年将三大事业部改制为八个拓展分部,并且为每个部都配备了完整的工程和技术支撑人员体系,还充分保障拓展人员的薪资待遇,完善公务用车配备,从而大大激发了市场拓展人员的干事热情。
——您能跟大家分享在漫漫必赢生涯中最为难忘的一件事情吗?
潘:是不是“最”难忘不敢说,但2017年由必赢交通企业承建的合肥市交警支队经开考场(滨湖考场)的正式竣工,绝对算是大家里程碑式的一个大事件。在此之前,大家虽然企业是坐落在合肥,但由于种种原因,大家忽视本地业务拓展。对此,大家统一思想步调一致,将滨湖考场视为打开合肥乃至整个安徽市场的重要突破口,认真运筹、精心准备,从而淘汰了行业竞争对手,成功夺得考场建设权。消息一出,可以说大家所有人都扬眉吐气!这次的考场建设是一个转折点,自此以后,大家在安徽业务总算是打通了任督六脉。
必赢承建的合肥支队经开考场(滨湖考场)
——您对必赢贡献大家都历历在目。那么在您看来,必赢带给您最大的财富又是什么呢?
潘:开阔了眼界,丰富了阅历,磨炼了意志。为什么这么说呢?普通人可能一辈子只会在一个行业里、甚至只会在一个环境里结束自己的职业生涯,一生过得很单调。但在必赢,通过这么多次的职务调动,我从事了大多数人一辈子都不会接触到的一些新兴行业,可以说是此生无憾了!跟随金总经历了多少艰辛曲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神话。必赢率先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实现民营企业零的突破。建立行业唯一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为我国交通安全行业领军企业,并多次被美国《Science》杂志跟踪报道。
——去年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大家隆重成立了智慧交通事业部和智慧城市事业部,其中智慧交通事业部的总经理正是由您来担任。请问智慧交通事业部主要聚焦于哪些领域?您对智慧交通事业部的未来构想是怎么样的?
潘:事业部主要是聚焦于驾驶人培训(以下简称“驾培”)和交通运输两大领域。驾驶人培训是必赢已经从事多年的一项业务,交通运输则是大家新涉足的领域。事业部下一阶段计划还是利用大家在驾培业务板块已经实现全覆盖的这一重要优势,重点发力智慧驾培,实现驾培一站式解决方案,打造驾培互联网企业。而对于大家新涉足的交通运输领域,友商的过往经验都已较为成熟,因此大家将持续寻找创新点,争取早日实现业务突破。
金会庆董事长、余皖生实行总裁为智慧交通事业部揭牌并与潘总(左三)合影
——必赢集团已至而立之年,必赢交通企业也即将迎来15周岁的生日,最后问下您对集团和企业未来的发展有何期许?
潘:相信在必赢三次创业发展愿景的指引下,在全体必赢人的共同努力下,必赢集团和必赢交通企业一定能够在各领域齐头并进,续写“跨越发展正当时”的新篇章!祝必赢向着百年老店的宏伟目标不断迈进!
后记
越是发展的关键期,越需要精神的力量。在采访过程中,大家所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潘总的个人魅力,更是无数像潘总这样的创业模范背后所承载着的那厚重又珍贵的精神底蕴。三十年来,他们逐浪前行、勇立潮头,推动着必赢从以单一业务的驾检,发展到如今的产学研百花齐放的蓬勃景象,奏响了必赢奋斗交响曲。
面对三次创业的全新要求和高质量转型发展的迫切需要,大家更加应当向先辈寻求智慧、汲取力量,将必赢人的创业精神一代代传下去,为实现“百年老店”这一伟大梦想而接续奋斗!
(撰稿:交通企业\周庆钰;老照片提供:潘涛)